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包括基座、转动件、支撑杆、定位卡套、第一连接杆、折弯杆、第二连接杆和拾音保护罩,所述基座内开设允许所述转动件转动的容置空间,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定位卡套,所述第一连接杆卡合进入所述定位卡套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折弯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所述拾音保护罩,本实用新型对应答器进行保护同时保证拾音效果。
公开号:CN214337896U
申请号:CN202120365403.1U
申请日:2021-02-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蔡国强;贾缘平;贾利民;秦勇;张淼;王琳;秦岚;梁柯欣;李一鸣
申请人: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IPC主号:H04B1-3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
[n0002] 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普及,中国已进入了汽车社会。在享受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故障和交通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因此,建立我国道路汽车救援体系,大力发展道路救援行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n0003] 车辆如果遇到故障,例如突然不能启动、熄火后无法启动、没油、没电、爆胎、甚至小型的车祸等,可以主动联系汽车救援服务公司,向专业的汽车救援技术人员求助,他们会询问判断汽车大概问题,再赶往现场进行救助,但是因其耗用时间长、救援不及时而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公开号CN209562807U一种用于救援的车辆定位系统,其语音生成模块位置不可进行调节,公开号CN203909863U支持紧急救援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其语音采集模块位置也不可进行调节。
[n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n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该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对应答器进行保护同时保证拾音效果。
[n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包括基座、转动件、支撑杆、定位卡套、第一连接杆、折弯杆、第二连接杆和拾音保护罩,所述基座内开设允许所述转动件转动的容置空间,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定位卡套,所述第一连接杆卡合进入所述定位卡套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折弯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所述拾音保护罩。
[n0007] 进一步,所述拾音保护罩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n0008] 进一步,所述拾音保护罩的端部和侧部均开设有拾音孔。
[n0009] 进一步,所述折弯杆的中心轴线呈弧形设置。
[n0010] 进一步,所述定位卡套为半封闭弧形板体。
[n0011]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还固定有用于避免所述转动件滑出的限位套。
[n0012] 进一步,所述限位套向其内部延伸多个卡合件。
[n0013] 进一步,所述转动件为球体。
[n0014]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定位卡套。
[n0015] 进一步,所述折弯杆为柔性可折弯杆体。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对应答器进行保护同时保证拾音效果。
[n0017] (2)实现了车与车之间的应答,保证前后救援车之间的紧密联系。
[n001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的第一侧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的第二侧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的定位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其中,1-基座;2-转动件;3-支撑杆;4-定位卡套;5-第一连接杆;6-折弯杆;7-第二连接杆;8-拾音保护罩;9-容置空间;10-限位套;81-拾音孔。
[n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n0024] 需要说明的是,应答器是一个卫星广播通信的信号收发器,卫星转发器通常通过卫星地面基站,上行链频率范围接收信号,放大她们,并将它门以不同的一种下行链路频率,重新发射到地球上的接收机,将应答器和接收机分别放置在两个车厢中,以实现两个车之间的通讯,进而进行救援处理。
[n0025]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包括基座1、转动件2、支撑杆3、定位卡套4、第一连接杆5、折弯杆6、第二连接杆7和拾音保护罩8,基座1内开设允许转动件2转动的容置空间9,转动件2设置在容置空间9内并且转动件2通过支撑杆3连接定位卡套4,第一连接杆5卡合进入定位卡套4内,并且第一连接杆5通过折弯杆6连接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设有拾音保护罩8。
[n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包括基座1、转动件2、支撑杆3、定位卡套4、第一连接杆5、折弯杆6、第二连接杆7和拾音保护罩8,基座1内开设允许转动件2转动的容置空间9,转动件2设置在容置空间9内并且可在容置空间9转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件2和定位卡套4,第一连接杆5卡合进入定位卡套4内,折弯杆6的两端连接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设有拾音保护罩8,应答语音输入器设置在保护罩8,以实现对应答语音输入器位置的调节,满足操作人员的不同需求。
[n0027] 如图1所示,拾音保护罩8套设固定在第二连接杆7上。
[n002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拾音保护罩8具有端口,拾音保护罩8的端口套设固定在第二连接杆7上,空间占比小的同时安装拆卸方便。
[n0029] 如图1所示,拾音保护罩8的端部和侧部均开设有拾音孔81。
[n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拾音保护罩8的端部和侧部均开设有多个拾音孔81,使声音能够从多个拾音孔81进入应答语音输入器,保证其拾音效果。
[n0031] 如图1所示,折弯杆6的中心轴线呈弧形设置。
[n00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折弯杆6的中心轴线呈弧形设置,使第一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互呈角度设置,同时提高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n0033] 如图1所示,定位卡套4为半封闭弧形板体。
[n003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定位卡套4为半封闭弧形板体,第一连接杆5由半封闭弧形板体卡合进入定位卡套4内,省时省力,安装方便快捷。
[n0035] 具体的,定位卡套4为胶体结构。
[n0036] 如图1所示,基座1上还固定有用于避免转动件2滑出的限位套10。
[n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基座1上还固定有用于避免转动件2滑出的限位套10,限位套10设置在容置空间9的开口处并且固定于容置空间9的开口的外缘,限位套10的开口小于容置空间9的开口,避免转动件2由限位套10中滑出,保证其转动过程中稳定性。
[n0038] 如图4所示,转动件2为球体。
[n003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转动件2为球体,减小摩擦,保证其转动过程中的顺滑度。
[n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限位套10向其内部延伸多个卡合件,多个卡合件对转动件2进行进行限位。
[n004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支撑杆3垂直连接定位卡套4,减小空间占比。
[n004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折弯杆6为柔性可折弯杆体,可任意调节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之间的角度。
[n0043]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动件、支撑杆、定位卡套、第一连接杆、折弯杆、第二连接杆、拾音保护罩和设置在所述拾音保护罩内的应答语音输入器,所述基座内开设允许所述转动件转动的容置空间,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定位卡套,所述第一连接杆卡合进入所述定位卡套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折弯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所述拾音保护罩。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保护罩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保护罩的端部和侧部均开设有拾音孔。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杆的中心轴线呈弧形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套为半封闭弧形板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固定有用于避免所述转动件滑出的限位套。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向其内部延伸多个卡合件。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球体。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定位卡套。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杆为柔性可折弯杆体。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8428333B|2020-08-07|一种车辆事故救援设备
CN204908109U|2015-12-30|一种安全智能骑行头盔
CN202753909U|2013-02-27|一种车载后视镜监控系统
CN214337896U|2021-10-01|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
CN105208236A|2015-12-30|一种用于汽车紧急呼叫的服务系统
CN202624116U|2012-12-26|车载信息系统
KR101475923B1|2014-12-23|휴대폰 연동 스티어링 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6826573U|2018-01-02|一种智能车载系统
CN209795357U|2019-12-17|汽车车载联网定位智能终端
CN202334638U|2012-07-11|一种车载手机底座
CN205311482U|2016-06-15|车载安全摄像头
CN106780840B|2019-02-22|一种具有嵌入式gprs定位系统的行车记录仪
CN205608194U|2016-09-28|一种基于车载定位与车身信号状态监控的gps定位终端
CN103973818A|2014-08-06|一种支持远程监控和开放数据接入的车载智能终端
CN204674515U|2015-09-30|一种wifi传输方式的倒车摄像头
CN102984653A|2013-03-20|基于td-scdma语音通道的车载监听装置和方法
CN212921362U|2021-04-09|一种防护性好且便于安装的车载记录仪
CN210396896U|2020-04-24|发动机及其远程终端的天线
CN106375559A|2017-02-01|一种车载通讯系统
CN214001521U|2021-08-20|一种防护性好的汽车用定位终端
CN214822987U|2021-11-23|一种新型外挂式行车记录仪
CN210836247U|2020-06-23|一种记录器
TWI626463B|2018-06-11|使用車載裝置與手持通訊設備自動記錄車輛行駛記錄的系統
CN204998416U|2016-01-27|内置多个摄像头的汽车后视镜
CN204244476U|2015-04-01|用于车车通信定位的监视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65403.1U|CN214337896U|2021-02-09|2021-02-09|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CN202120365403.1U| CN214337896U|2021-02-09|2021-02-09|前后车救援应答装置|
[返回顶部]